事实上这清河崔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中国姓氏源远流长。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出将入相的名门望族,对历史的走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的十大名门望族分别有一 陇西李氏二 赵郡李氏三 弘农杨氏四 太原王氏五 琅琊王氏六 陈郡谢氏七 清河崔氏八 荥阳郑氏九 范阳卢氏十 太原温氏而清河崔氏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1-4] ,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 (今河北省故城县) ,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汉末时崛起为关东望族 ,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 ,北魏孝文帝(元宏)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 ,出宰相十二人 ,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
清河崔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从东汉时期开始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
到了西晋时期,中原士族南迁,三魏不显。
由于侨姓世族制度取士,崔氏地位扶摇直上。
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开始南下,定居于江左,为“侨姓八大家”之一。
南朝宋齐梁陈时期,政局动荡,国势纷扰,高门世族无不自危。
齐梁之间,崔氏便以大举北归。
后来由于战争等种种原因,崔氏人物及后裔散居于华北、东北各地。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于是崔氏人物又多仕于洛阳。
到了唐代,崔氏更是名相辈出。
唐初名相有崔民干、崔知温、崔义玄。
新旧《唐书》有传者仅130余人,其中38人世系出于清河东武城。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书令”崔胤。
崔胤以外,清河崔氏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如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崔曙等。
总的来说,清河崔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
真实存在。根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刘禹锡《崔倕神道碑》等文献记载,清河崔氏约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形成,始祖为崔意如长子崔业,这也是清河崔氏家族被载入正史的首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