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秀才

2024-04-28 14:15:58
什么是秀才,在线求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秀才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称谓,一般指文化程度高的人,通常是科举考试的通过者。

在中国自唐代后,科举成为中央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其中主要是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通过它们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依次晋升到官僚体系体系中的不同层次,从而获得不同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而“秀才”这个词语则在明清两代才逐渐普及,其中“秀”字有文秀之意,“才”则表示人才。秀才最初是指经过科举考试中的一级乡试考试合格的人,通常是考取山东、江苏等地高分之人,其在地方上的地位和声望也相应地高于其它人。在官员制度中,秀才一级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秀才仍然被视为高士、知识分子、领袖和行动指导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2024-04-28 14:15:58
赞 3263踩 0

全部回答(2)

1. 秀才是指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考试合格的考生。

2. 秀才的称号来源于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在科举考试中,秀才是最低一级的称号,代表着考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3. 秀才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较高,他们有机会进入官府任职,成为社会的精英。秀才的选拔标准主要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因此秀才在文学、诗词、经史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秀才的选拔制度也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使得人才得以得到合理的选拔和利用。

2024-04-28 14:15:58
赞 8650踩 0

秀才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称号,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秀才资格后,便可进入官场做官。

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一种跻身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2024-04-28 14:15:58
赞 4077踩 0

1、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2、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3、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

2024-04-28 14:15:58
赞 4223踩 0

秀才是一种学历证明,相当于现代的文凭。在古代中国,秀才是通过科举考试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但并不代表担任具体官职。他们常被称为“举人”,代表着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为官员。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也曾经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2024-04-28 14:15:58
赞 804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