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y—an yán长;远。
我不敢知曰: 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 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注《书·召诰》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注《文选·曹植〈洛神赋〉》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唐·韩愈·《送灵师》诗2.高。参见“延樓”。
3. 延续;延长;伸长。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左传·成公十三年》已得文王之年,命当自延。汉·王充·《论衡·感类》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热宦门非罗雀比,谁延鹤颈把琴窥?
读音为yán
延安。
耽延
[ dān yán ]
基本解释
耽延 dānyán 延误;耽搁耽延时日
详细解释
停留;拖延。
《红楼梦》第九六回:“虽有众亲朋贺喜, 贾政 也无心应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耽延在家。” 沙汀 《闯关》五:“他一味筹划着正经事,免得耽延时间。”
延 - 拼音
yán
部首廴
结构左下包围
笔画6
繁体延
释义
1.引长;伸展。
2. 引进;邀请。
3. 推迟;放宽(期限)。
2. 地名,延安。例句:八路军民保卫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