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的读音:pàn。
泮(pàn),本义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也称泮宫。基本释义(1) 散,解:冰泮。泮涣(融解,分散)。
(2)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3) 〔泮宫〕古代的学校。
(4) 〔泮汗〕水广大的样子。
(5) 姓。扩展资料:
1. 泮宫[ pàn gōng ]原为西周诸侯所设的学府。后也用来泛指学校。
2. 泮林[ pàn lín ]泮水边的林木。
3. 泮然[ pàn rán ]释然。思念、疑虑等消除貌。区别貌。泮,通“判”。
4. 雍泮[ yōng pàn ]辟雍与泮宫。泛指古代天子或诸侯所设立的大学。
5. 入泮[ rù pàn ]古代学宫前有泮水,故称学校为泮宫。科举时代学童入学为生员称为“入泮”。
6. 泮池[ pàn chí ]古时学校前的水池。
泮,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pàn,最开始见于秦国小篆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泮”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诸矦乡射之宫,西南爲水,东北爲墙。从水从半,半亦声。普半切【注】沜,古文”。“泮”的基本含义为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如冸池;引申含义为河名,如泮水。
在日常使用中,“泮”字通“判”。分离,如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