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结块多见于色漆体系。
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其固体组分下沉至容器底部的现象称为沉淀。如果沉淀物形成致密的块状物,且不易通过搅拌再分散的称为结块。
(1)产生原因①清漆类沉淀,多数是杂质、不溶性物质或铅催干剂等,在储存中由于低温或受潮而被析出。
②色漆沉淀多数为使用的颜料相对密度大、粒子粗(分散不良)、体质颜料用量大(涂料的颜基比过大)所致。
③涂料的黏度过低或储存温度过高,导致涂料黏度变低,使固体组分下沉。
④涂料储存时间过长。
(2)处理方法①清漆类沉淀、结块可采用过滤或加热的方法处理。
②涂料在配方设计时,控制好颜基比,在生产时加入适当的湿润剂、分散剂和防沉增稠剂,并调节至适当的黏度。
③涂料要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注意涂料的储存期,做到先入库的先应用。
④涂料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并过滤。
对于已沉淀的涂料,可用手工或机械搅拌均匀后再使用。对于结块现象,应先把可流动部分倒出,用刮铲从容器底部铲起沉淀,研碎后,再把流动介质倒回原先桶中,充分混合。如按此法操作仍无法混合,仍有干结沉淀,那么涂料就只能报废或降级使用
涂料出现上下分层,上稀下稠的现象,称之为“沉淀”,当沉淀到达一定程度,出现沉淀硬结,难以搅拌均匀时,称为“结块”。“沉淀”和“结块”是因为涂料固体组分下沉至容器底部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