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
浅层的“虚”表示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象。(如问“你师傅在家吗?”“他到哪里采药去了呢?”)其深层的含意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诗,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寻求,但最终没有遇见隐士,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控。虚实结合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诗人用诗意暗喻人生中遇见的种种事物,用虚拟与实在的交织表达人生的沧桑和无奈。因此,虚实结合是《寻隐者不遇》所体现出的文学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