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颜色憔悴的意思

2024-04-28 15:00:49
古代颜色憔悴的意思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颜色:脸色。

憔悴:萎靡困顿的样子。形容人脸色枯暗,没有神采。《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词语分解颜色的解释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憔悴的解释 ∶黄瘦;瘦损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形容憔悴憔悴了许多 ∶枯萎;凋零花有点憔悴 ∶困顿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生民憔悴 ∶烦恼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颜色憔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sè qiáo cuì。中文名颜色憔悴拼音yán sè qiáo cuì性质汉语成语解释形容脸色枯瘦,没有神采形容脸色枯瘦,没有神采

2024-04-28 15:00:49
赞 2504踩 0

全部回答(2)

就是脸色苍白生病的样子

2024-04-28 15:00:49
赞 6841踩 0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几年不见,她憔悴多了。

引深为劳苦,失意: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2024-04-28 15:00:49
赞 8118踩 0

古代颜色憔悴一词往往用来形容人的面色苍白暗淡、神情萎靡疲惫的状态。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常常遭受疾病、饥饿和劳累的折磨,导致面色憔悴。这个词也常常用来形容内心疲惫、精神萎靡的状态。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面色憔悴常常伴随着压力和忧虑,如同一种无形的负担。因此,古代颜色憔悴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虚弱,更代表着心灵上的疲惫和沮丧。

2024-04-28 15:00:49
赞 1000踩 0

“古代颜色憔悴”通常指的是一个人面色憔悴、苍白无力的状态,常见于疾病、劳累、饥饿或精神折磨等原因导致的身体或精神疲惫。

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经历了种种磨难或忧伤的人物,表达其心灵和身体上的疲乏不堪。

这种状态下的人常常显得萎靡不振,精神状态低落,面容苍白无光,使得周围人产生忧心或同情之情。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述常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苦闷和煎熬,营造出悲壮、悲怆的氛围。

2024-04-28 15:00:49
赞 617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