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租金,租期在一年以内的直接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租期在一年以上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
会计处理:
1、支付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2、摊销时,借:制造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保留设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金支出及改良支出。一般情况下,其租期及发生的改良支出受益期超过一年,此时,应设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预付租金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分期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发生的改良支出,先通过“在建工程”归集,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时,转入“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在建工程”;根据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进行合理摊销,借记相关成本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扩展资料:
1、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从定义可以看出,改扩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的。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而言,小企业准则规定是不能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的,所以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并在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承租方只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拥有对该资产的使用权,因而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只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协议约定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对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核算原理和方法均一致。
3、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① 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② 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符合以上两项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在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该支出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借记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厂房租金看用途,如果已经生产,可以计入制造费用—租金
厂房租赁费计入制造费用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租赁费指企业以租赁方式租入的营业用房、运输工具、仓库、低值易耗品、设备等所支付的费用。
租赁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对价的合同。
如果一个企业租用厂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将厂房租金计入其成本费用当中。具体来说,这个费用可以分摊到各种生产成本、经营费用中,计入到相应的费用科目中。
一般来说,厂房租金可以计入以下几个费用科目中:
1. 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租用厂房是生产企业的直接制造费用,应该计入制造费用中。
2. 经营费用中的租赁费用:厂房租赁费用也可以视为企业的租赁费用,应该计入经营费用的租赁费用科目中。
3. 按照企业的会计政策自行决定计入到其他相关成本科目中。
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会计政策,选择合适的费用科目来计入厂房租金。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可比的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支付厂房租金计入的会计科目为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收到厂房租金计入的会计科目为其他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