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长孙道生传
长孙嵩长孙道生
刘显之谋难也,嵩率旧人及乡邑七百余家叛显走,〔二〕将至五原.时寔君之子,亦聚众自立,嵩欲归之.见于乌渥,称逆父之子,劝嵩归太祖.嵩未决,乌渥回其牛首,嵩僶俛从之.见太祖于三汉亭.太祖承大统,复以为南部大人.累著军功.后从征中山,除冀州刺史,赐爵钜鹿公.历侍中、司徒、相州刺史,封南平公,所在著称.太宗即位,与山阳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等八人,坐止车门右,听理万几,故世号八公.
晋将刘裕之伐姚泓,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於畔城.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於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简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於是叔孙建等寻河趣洛.遂入关.〔三〕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
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薨,年八十.諡曰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子颓,善骑射,弯弓三百斤.袭爵,加侍中、征南大将军.有罪,黜为戍兵,后复爵.薨,諡曰安王.
子敦,字孝友,位北镇都将.坐黩货,降为公.高宗时,自颂先世勋重,〔七〕复其王爵.薨,諡简王.
《北史》卷48 列传第36 长孙道生传原文:
长孙道生,蒲州汾阴人也。祖融,齐南豫州刺史。父休,尚大尉司马,有心力敢为矣。
道生少孤而愚,馆于庾冰,以天资优异,博涉群书,并受经义化。举进士第一,除殿中侍御史。太和初,解褐为明经博士,将入直。时公卿大臣深自树籍,望风谔谔,独常衮最甚,重礼之徒及文人进士,亦皆折节迎拜。徽之前数十年,无出常、郑之右者,而长安世族荣华贵盛,存者孟石伯、刘溉、高允等三十余家。咸阳戴侯自魏晋以来,二百余年苍颉不得一人,道生独揖让之。
及至讲学,更尝下课曰:“吾若复尔,则辱师及弃天下耳。”大行不幸薨,赠太子少傅,谥曰文敏。子达嗣,以学行著,为文极富,拜秘书郎。达早卒,门生散去。唯殷中军愿读时人未之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