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以桃子为主题的诗歌成语很多。
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又如成语“二桃杀三士”:讲的是齐国名臣晏婴,用计谋帮助君王除掉三个功高盖主的功臣的故事。再如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伫立桃花下面的美貌佳人,抒发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咀嚼美好的回忆。
殷勤念此径,我去复来谁
我家乡的桃园树接了好多桃子
《春游》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桃花》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1、《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唐代:白居易
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
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译文:华阳观里仙桃发芽了,喝着酒看着花心情自己知晓。争抢着开花时不一样了,明天以后枝头就空了。
2、《杏溪十首·杏溪》
唐代:姚合
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
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
译文:桃花四处飘散飞落,满树的桃子压得枝头低垂。在这青翠的树荫里,散步的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