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李白 〔唐代〕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玉兔。
已经知道桂姨是桂树精魅,所以赊月要么是嫦娥转世、要么是玉兔所化,当然这得让烽火允许月宫中有类似的两个角色。
至于为什么不会有蟾蜍,答案其实很简单,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主要是因为月圆时月亮表面的阴影像一只蟾蜍。既然这样“形似”,月宫为什么不能叫蟾宫?
蟾宫中所居之人为嫦娥,而嫦娥带了一只玉兔。
不久前,陈清都在翻“旧黄历”时提到,赊月继承了一部分神位,是最有希望跻身那个“明月前身”的高位存在。这句话似乎在说,蟾宫中原本居住着一位高位神灵,而赊月继承了该神灵的一部分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