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
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
云州城,位于赤城县,地处白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