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的恶意指的是对某种行为、事物或观点感到非常厌恶和憎恶的程度。
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表示对某种不道德、不公正或恶意的行为或价值观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这种厌恶可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个人原则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而产生的,并且通常会引起情绪上的不快和反感。
讨厌,憎恨
全词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全词释义
恶:厌恶。痛:痛恨。指厌恶、痛恨到极点。也作“深恶痛疾”。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批注:“不言谁送来与先生者;深恶而痛绝之至也。”
意思是厌恶,痛恨的意思
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也作深恶痛疾
褒贬色彩贬义
结构并列
释义
基本
深、绝:极其,表示程度深;恶、痛:厌恶,痛恨。深深厌恶,极其痛恨。
比喻
比喻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深恶痛绝的恶是“厌恶”的意思。
深恶痛绝,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 wù tòng jué,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