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宴典故

2024-04-29 00:33:12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宴典故,在线求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雁字回时,其实是鸿雁传书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 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指这种相思的感情,离愁.

2024-04-29 00:33:12
赞 835踩 0

全部回答(2)

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这个典故描述了一个离别后的重逢场景。

故事中,杜甫的弟弟杜审言因为官场上的不公而被贬谪到远方。在一次月夜,杜甫在西楼上望着明亮的月光,思念着远方的弟弟。就在这时,一群雁飞过,形成了一个"雁"字的队形。杜甫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动,因为这象征着他和弟弟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存在。同时,月亮也正好在西楼上空照耀着,给人一种温暖和安慰的感觉。

这个典故通过雁字和月满西楼的形象描绘,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它也成为了表达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美好场景的象征

2024-04-29 00:33:12
赞 2318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