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释诂》:“初、哉(才)、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初。《诗经》:“我生之初,尚无为。”《说文解字注》:“裁,制衣也。制衣以针,用刀则为制之始,引伸为凡始之称。”哉。通“才”。《尚书》:“惟三月哉生魄。”《尔雅疏》:“《说文》云:‘才,草木之初也。’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首。《公羊传》:“春秋虽无事,首時过则书。”注曰:“首,始也。时,四时也。”基。《说文解字注》:“墙始者,本义也,引申为凡始之称。……《礼经》古文借‘基’为‘期年’字。”肇。《尚书》:“肇十有二州。”又:“肇我邦于有夏。”祖。《庄子》:“浮游乎万物之祖。”《说文解字注》:“始庙也。……皆引伸之义。”元。《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原。《礼记》:“必达于礼乐之原。”《说文解字》:“原,水泉本也。”胎。《尔雅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俶。《诗经》:“以我覃耜,俶载南亩。”郑笺曰:“俶,始也;载,事也。”落。《左传注》:“宫室始成,祭之谓落。”今谓“落成”。举。《吕氏春秋》:“举事必循法。”兴。《后汉书》:“兴立废业,富国安民。”权舆。《诗经》:“于嗟乎,不承权舆。”朱熹注:“权舆,始也。”其{开始}义之产生,见我的另一回为啥古代汉语中“权与”表示开始的意思呢?滥觞。《荀子》:“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发轫。《楚辞》:“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朱熹注:“轫,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草创。《汉书》:“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厉阶。《诗经》:“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嚆矢。《庄子》:“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椎轮。《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輅之始。”《白苹洲五亭记》:“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觴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繢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问题中的“开始”一词,在文言文中可以用“始、其始、初”等词来表示。例如:
1、日始出时去人远。——《两小儿辩日》
2、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3、日初出,沧沧凉凉。——《两小儿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