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2、全诗如下观沧海东汉末年/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意思是碣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思为: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碣石,是一个地点,碣石山;而不是一块叫“碣”的石头,碣石门。碣石门是由屹立在近海里的石柱,即海蚀柱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