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是怎么回事?未必是心脏病,3种方法帮你调节现在都市年轻人压力都挺大的,长期的过劳工作,再加上没有得到好的休息,饮食方面也不注意,自然会给身体各个脏器带来不少的负担。
中医常说道,五腹六脏不调,自然各种病或症状都容易找上门。如很多人会时常感觉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心脏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本来身子就弱,心脏也容易出现问题。当出现这种明显的心悸反应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心脏病。那么事实上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呢?首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较为安全的方法是到医院做一个彩超或者是心电图,甚至是24小时心电图。若是检查无大碍,那就可以暂时放心了。但为什么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畏寒肢冷等症状呢?中医认为这跟人的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有关,简言之便是气血运行较差。其实这种胸闷气短的现象,不管在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十分常见,多发于空气流动性的环境、过于激动、气压偏低、过度疲劳的时候引起,是一种功能性症状,并无实质性的心脏病变。除此之外,较为常见的胸闷气短的原因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也是焦虑症的一种分支,多是由于心脏神经絮乱,导致患者不自觉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和全身乏力等,并伴有失眠多梦发抖、易醒等等症状。因此,当出现胸闷气短,不要过于恐慌,先排除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果检查正常的话,可以尝试从非疾病因素找找原因,再进行慢慢进行改善调节。
1. 心理调节适当放松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事情都看淡一些,及时的放松的自己的心情,对改善这种情况是十分有好处的。
2. 药物调理胸闷气短的原因在中医看来在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血闭阻导致的。因此,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的中药来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能达到活血行气、养阴止痛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
3. 运动帮助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全身气血循环,减少胸闷气短的出现的次数、提升身体的体质和改善气血功能,能从根本上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胸闷气短问题。
出现心慌心悸的现象,可能是心肌炎,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过度劳累,久病或者先天身体不适很好导致的气血亏虚,心脏供血不足,心脏失去营养,缺血缺氧。因此会心慌,气短,胸闷,全身乏力的状况发生。建议使用补气血,活血化瘀,理气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