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如下: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里的兰叶茂盛,生机勃勃;秋天里的桂花皎洁,芳香四溢。它们自然地生长,各自展现着美好的节操。然而,那些在林中栖息的人,却因为喜欢兰桂的香气而折取它们。草木本无心,只求自然生长,却遭到了人们的攀折。这其实是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批评,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认同。
《感遇》的译文: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