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粤北茫茫大山,却又止于粤北版图,在山城韶关汇武水而集成北江。
北江水系,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主流流经广东省南雄县、始兴县、曲江县3县至韶关市,再折向南流经英德市、清远县至三水县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于广州番禺区黄阁镇小虎山岛淹尾出珠江口。干流长573公里,平均坡降0.7‰,集水面积52068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干流在韶关市区以上称浈江(也称浈水),韶关以下始称北江。浈江是北江的重要支流,全长144公里,流经韶关境内的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和浈江区。
指珠江水系北江干流的上游段,即北江源头江西省信丰县石溪湾,至广东省韶关市沙洲尾以上河段。浈江古称保水、始兴大江,俗称东河、东江。
唐嗣圣元年(684年)在其流上游设浈昌县(现南雄市),改称浈水
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
浈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
浈江,古称浈水、东江、东溪、始兴水。北江上源之一。在广东省北部和江西省西南部。因流经古浈昌县(今南雄市)得名。北宋蒋之奇《浈水》诗:“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北来。”源出江西省信丰县石碣村大茅山,东南流入广东省南雄市后,曲折西南流,经始兴县、韶关市曲江区,至韶关市区南沙洲尾与武江汇流。长212千米,流域面积 7554 平方千米。有凌江、澄江、墨江、锦江等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