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不补课,不是因为上几年级,而是很多家长无论哪个年级都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根据自己孩子情况去选择和决定,而不能盲目跟风。简单罗列需要补课的情形:
1. 补短。孩子某项学科瘸腿、或者平时学习不牢,在孩子学业爬坡上坎遇到暂时困难的,可以选择补课。
2. 扬长。对于有专长的孩子,可以选择某一方向或兴趣,深入学习和研究,需要补拔高的课。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补课上不如给孩子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如听课习惯,阅读习惯,预习与复习习惯等。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再加树立信心就可以了。作为从教13年的一线老师,班级成绩优秀的往往是上课效率高和学习习惯好的同学,而非补课,他们往往把课余时间用来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上,这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学习好,啥都好”。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的来说,如果孩子的文化课还不错的话,不建议补课。但是,如果家长要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补课还是可以的。
小学阶段,培养兴趣与夯实基础同等重要,我所说的不补课是在孩子学习较好的前提下,请大家不要误会。如果孩子某科目成绩不理想,需要继续巩固,除了自己多努力外,老师的指导也是必须的,老师会从方法上指导孩子如何学习,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也比一般家长更有优势。
现在大部分城市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普遍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比比皆是。可是,现实是孩子的天赋和性格又是千差万别的,我这样讲的意思是劝诫家长朋友们不要互相攀比,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明星”,放对了地方,他(她)总会照亮一方的。所以家长们不要过于着急,更不要过于焦虑。我特别相信一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句话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是成立的,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一点以后再具体展开讲)。
所以说补课与否,宗旨还是取决于孩子本身,不建议家长过于强求。
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课内教育是基础,课外教育是提升。是否要上辅导班,因人而异。有的孩子课内知识掌握都吃力,需要家长介入,分析是智力问题还是学习习惯问题,并找到对策。有的孩子课内知识掌握很好,有富于精力,可以报辅导班,扩展思维方法和知识内容。至于爱好班,不妨因孩子兴趣,适当报一两个,让孩子享受点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