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韩愈《落齿》: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2. 唐代白居易《齿落辞》:齿虽无情,吾岂无情。 老与齿别,齿随涕零。――牙齿虽然无情,我岂能无情。老了牙齿与我告别,我的眼泪随着牙齿一起掉落。
3. 清代刘鹗《齿落》: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三齿。动者日已落,存者能有几?――我的牙齿啊去年掉了一颗,今年掉了三颗。松动的已经日渐掉落,剩下的还能有几颗呢!
韩愈作诗《落齿》:“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