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普通话读音为zuǎn。
“纂”的基本含义为搜集材料编书,如纂修、纂绣;引申含义为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如纂儿。在日常使用中,“纂”也常做名词,表示织物,织品,如纂组。“纂”,初见于《说文》中,形声字。糸表意,篆书形体像一束丝纂,本意是赤色的丝带。引申指编辑,编撰。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读音:纂[zuǎn]。
纂,汉字,意思解释为:搜集材料编书。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部首:糸。笔画20画。
纂动,收集,汇集,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组词: 编纂、纂修、梳纂、纂订、纂训。
同音字:缵、纉、繤。
织物,织品 。如:纂肃。
编撰,编辑。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