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没作十六字令的词作,十六字令是个词牌名。
十六字令,起源于唐代,当为湘中民间乐曲。现存最早用此调填的词是宋代蔡伸之作。宋人袁去华词首句一字句,两首为“归”,因改调名为“归字谣”。元人周玉晨将此调改名为“十六字令”。周词首句为三字句,乃误。其实“苍梧谣”名在前,后称“归字谣”。此调原本只一体,为首句单字起式并押平韵者,后来在传抄中断句失误,因错就错,衍生出“三字起”新格式。代表作有蔡伸《十六字令·天》、南宋·张孝祥《归字谣·归》、清·黄德贞《花娇女·送皆令之西泠》等。
《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此调为单调。四句,十六字。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