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词人群(1068—1125),是以苏轼(1037—1101)、晏几道(1038—1110)、黄庭坚(1045—1105)、秦观(1049—1100)、贺铸(1052—1125)、周邦彦(1055—1121)等为代表。
苏轼以后的南宋词坛,主要有两种创作趋向,并形成两大派系:
一是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
二是注重词艺音律的精严,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强调词的协律可歌。前者是骚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词,后者是知音识律者的“乐化”词、“风情”词。前者以苏轼为宗,主要词人有叶梦得、朱敦儒、向子、张元幹、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戴复古、陈人杰、刘克庄、刘辰翁和金源词人。后者以周邦彦为祖,主要词人有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诸人。前者习惯上称为“苏辛”派,后者习称“周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