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液化温度是-183度。
氧气在标准状态下,在温度为-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即液化;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即固化。液化(liquefaction)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临界温度是气体能液化的最高温度。由于通常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便于贮藏和运输。所以现实中通常对一些气体(如氨气、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由于这两种气体临界点较高,所以在常温下加压就可以变成液体,而另外一些气体如氢、氮的临界点很低,在加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度冷却,就叫液化。液化的两种主要方式:方式一:降低温度(一切气体一切温度);方式二:压缩体积(某些气体一定温度<一般为常温,特殊的须先降温再压缩体积>)
氧气的液化温度是-183度。氧气在标准状态下,在温度为-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即液化;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即固化。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在具体点说就是氧气的液化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高。氧气在常压下,在零下182.97℃时会变成液氧,但是随着压力的升高,液化温度也会随之上升。
当压力升至5.97Mpa时,液化温度可以提高至零下118.4℃,这个也是氧气液化时的最高温度,也称为临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