堌堆”,《辞海》中并无这一词,在解释“堌”字时说:(gu)河堤。
北方的黄河故道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都有以堌堆二字为后缀命名的村庄集镇地名。如(黄堌,冉堌在山东省,王城堌,沙古堆,前堌堆,后堌堆在河南濮阳)。山东出版的《学习字典》加了堌堆一词:堌堆,大土堆,用于地名,在整个菏泽市和济宁市的西、北部,分布着许多“堌堆”。在鲁西南的方言中“堌堆”就是土丘,用方言读这一词朗朗上口,用普通话则读之生涩。
堌堆遗址位于曹县侯集镇,西距曹县约17公里,东北距成武县15公里,遗址东南部被原供销社门市部占压,东紧靠南北向大路。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唐、宋、元、明、清的文化遗存。遗址东西长162米,南北144米,面积23328平方米。遗址原有堌堆范围南北92米,东西124米,平面呈东南—西北略长的椭圆形,现存堌堆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高约5米,上植有柏树及其他树木数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