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向来有赞誉。
为什么用关雎作为这篇充满爱意的诗的题目呢?在孔子编辑《诗经》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风,为民间传唱的诗,《孟子见梁惠王》中有关于民间的歌曲的记载,风,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雅,中的部分来自民间,部分来自贵族的歌颂诗。颂,便是贵族用来祭司时歌颂上天,先祖的诗。但《关雎》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除了耳熟能详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外,还得益于《欢乐颂》这部剧将《诗经》取名推向了高峰,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诗经》取名的魅力和生命力。
“关关雎鸠”是出自《诗经》之《国风·周南·关雎》,名字是《关雎》,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
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