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清代何耳《水饺》翻译:水饺和面条竞争着新年的喜气,荠菜的鲜味留在筷子和牙齿上。特别是立春后的三五天,餐盘里最常见的食物就是水饺了。
2、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朝沈榜《宛署染记·民风土俗》翻译:在元旦这天,制作扁食(水饺古称),奉献给年长和上位的人,用来祝贺长寿。
3、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宋朝陆游《对食戏作》翻译:大家抢着吃东西,平常的蒸饼都能抢成十字裂开,更好吃的馄饨(水饺古称)还不得抢的分成五块啊?
(第一首)
老来倍感惜余光,耳顺眸花发白苍。
饺子适时醇与肉,窝头尤记菜和糠。
舒心嗝饱朝霞暖,慢病缠身落日凉。
不管窗前风伴雪,悠闲温室待春阳。
(第二首)
日影最长天气寒,梅枝吐蕊自悠然。
汤圆美味南方地,水饺佳肴北域餐。
霾雾升腾山隐体,棉衣舒适女遮颜。
繁华盛世情难尽,把盏三杯共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