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2.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长江三峡景点。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1.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是杨齐贤所筑。初名鱼复,后改名为白帝城。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应是途中遇赦命后所作。
2. 江陵:位于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包括七百里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