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典故出处

2024-04-30 08:25:57
大器晚成典故出处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大器晚成”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

其中,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耳顺”,意思是听从祖先、长辈的教诲;“从心所欲”,则表示自己能够自行决策。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人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方向,走向自己的成功。后来,“大器晚成”这个词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文学、艺术、商业等。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够取得成功或成为大器。这也告诉我们,成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轻易放弃。总的来说,“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来源于孔子的经典名著《论语》,表达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观和成功之路的认识和追求。

2024-04-30 08:25:57
赞 5252踩 0

全部回答(2)

出自《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器晚成】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 王充 《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

2024-04-30 08:25:57
赞 9276踩 0

大器晚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

该成语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或做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2024-04-30 08:25:57
赞 9723踩 0

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024-04-30 08:25:57
赞 7056踩 0

大器晚成典故出自《荀子·劝学》一章。根据这个典故,荀子告诫人们,“大器晚成”,意思是说,重要的事情需要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一典故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坚持不懈、充满耐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最终才能成就辉煌。

2024-04-30 08:25:57
赞 371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