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粗集料(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c60以上,小于0.5%;c55--c35为不大于1.0%;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0%。
含泥量大了不单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影响,而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抗冻性减低比较明显.因为混凝土中的含泥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水泥石与碎石,水泥石之间的粘结;会在混凝土中形成不封闭的气空;而且在冻融情况下,含泥膨胀比、收缩比与混凝土不一样,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砼的耐久性砂石含泥量过大降低混凝土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不利.降低水泥浆对粗骨料的握裹力,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含泥量过大会导致水泥与碎石间内摩擦力减小,内应力增加,产生滑动最终开裂,降低强度,另外泥过大还可能对钢筋产生腐蚀作用,降低钢筋强度。
GB/T14685-2011《建筑用碎石、卵石》规定:Ⅰ类石≤0.5%、Ⅱ类石≤1.0%、Ⅲ类石≤1.5%.超过范围不合格.
1、建筑工程上面使用到的碎石会划分为一、二、三类,如果是一类的碎石,它的含泥量需要控制在0.5%以内,泥块含量为0。
如果是二类的碎石,含泥量在1.0%以内,泥块的含量需要控制在0.2%以内。
如果选择的是三类的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5%以内,泥块含量需要控制在0.5%以内。
碎石含泥量标准是根据使用的具体场景而定的,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中,碎石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下。在路面基层铺设中,碎石含泥量应控制在3%以下。在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路面铺设中,碎石含泥量更应控制在1%以下。这些标准都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