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言,观其行”的下一句是“于予与改是”。
听人说,还要看人如何做。指了解一 个人更多的是要看他的实际作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认识人的原则,就是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俗话讲,“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人的认识,如果仅仅知道人的音容笑貌、仪表言谈并不难,困难的在于去全面认识其素养、道德品质。外在的言语与内在的品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观察一个人必须从观察其行为入手。
这句话出自《说苑卷八·尊贤》文中阐述的是识别贤才的原则,即以德(忠信重厚)行为主,才具为辅。
原文是:
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
意思是说:选取人才的方法,不仅要听他说,更要观察他的行动。言语是用来抒发他胸中的志向和感情的,能干事的人,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个缘故,先要看他说的,然后考察他的行为。用言语来考察他的言行,即使有为非作歹的人,也无法掩饰他的真情。
下一句是而善恶彰焉。这个是出自于孔子的《论语之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察看他的实际行动,观察他是不是言行一致。了解和掌握了一个人的言行,这个人是好人还是恶人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