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
五代天福元年,吴越王钱元瓘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凿涌金池,筑此门,门濒湖,东侧有水门。传说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城垣,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旧名。涌金门历来是从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览的通道,为市区繁华地段,城门楼上有楹联曰:“长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楼 闹市烟火万家。”西湖游船多在此处聚散,故有“涌金门外划船儿”之谚。清康熙四十年,康熙南来杭,从城内河道出涌金水门游西湖。民国二年杭州开始拆城,继拆除“旗营”之后,涌金、清波、钱塘三门间城墙均拆除改建为南山路、湖滨路。从此西湖与市区连接。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
征方腊的涌金门在杭州。
涌金门原来是古代杭州的西城门
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吴越时期,南宋时改称丰豫门。《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涌金门张顺归神”中的涌金门,即指水门。这涌金门石碑侧后方水里的雕像即是浪里白条张顺。当年宋江征讨方腊,攻打杭州城,张顺打算从水路通过涌金门潜入杭州城,结果被乱箭射死在涌金门外的西湖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