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
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广东,因为广东天气热,冬天不用烤火。
寒食节是我国汉族特有的节日,其它地方不过。
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全国基本上过的是清明节。
在中国,除了江西省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外,其他地方都过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阴历三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这一天人们不做饭,清明节也是祭祖的日子,人们会去扫墓、烧纸钱、祭祀祖先。在江西省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由于历史上的特殊原因,当地人并不过寒食节,而是过清明节。总的来说,寒食节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