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普通话读音为fú,最早见于战国晚期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符”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声。“符”字基本含义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信;引申含义为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如:符咒、护身符。在现代汉语中,“符”字还有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的含义,如:符号音符。
符的拼音读作:fú。
拼音:fú,声母是f,韵母是ú,读作第2声。
释义:
1、符节:兵~。
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
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
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
5、姓。
符的读音是fú。
符 [fú]
汉语文字
符(拼音:fú)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符”本义指用金玉或竹木等材料制成的一种凭证,上面写有文字,一分为二,君主、朝廷与其所派官员各执其一,以便验证,由此引申为相合。在道教中,又指驱使鬼神的文书、符箓。另外“符”还有标记、记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