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大捷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军队在郾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对后唐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
主要过程如下:907年,后梁军队派遣其将领朱全忠率领大军北上攻打后唐,后唐派遣其将领李存勖迎战,两军在郾城展开激烈的战斗。战斗开始后,后梁军队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伏击、诈降等手段,逐渐占据了优势。朱全忠还命令他的部下在战斗中使用火攻,从而使后唐军队陷入混乱。最终,后梁军队在朱全忠的带领下取得了重大胜利,俘虏了李存勖和其大将李嗣源等人,后唐军队在此次战斗中损失惨重。郾城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它标志着后梁在五代十国中的崛起,也为后来的北宋建立奠定了基础。
1 郾城大捷是指公元前293年楚国军队在郾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战胜秦国军队的一场战役。
2 郾城大捷的主要过程是:楚国将领白起率领楚军,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出其不意地攻击秦军的后方,秦军被楚军包围,无法抵抗,最终被击败。
3 郾城大捷是楚国在战国时期对秦国发动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楚国的崛起和秦楚两国的对抗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1140年,郾城战役发生在今天的河南省漯河市附近,当时岳飞率领岳家军北伐,金军趁机重兵进犯郾城,岳家军以少胜多,大破金军的拐子马和铁浮屠部队,并一路追击至朱仙镇,取得辉煌胜利。
这就是“郾城大捷”的典故。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
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
宋军如能乘胜前进,收复故疆大有希望。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郾城大捷又称郾城之战,是指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再次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