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拜见齐宣王,首先为齐宣王祝寿,齐宣王看到名震天下的苏秦也为自己祝福,心中有几分得意。
可谁曾想,苏秦转过脸来就大叹齐宣王可怜,英年早丧,齐国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把齐宣王气了个半死。齐宣王强忍怒火,质问苏秦:“请问苏先生,您一开始向我祝贺,马上又咒我死了,到底什么意思 ”这是苏秦惯用的言语技巧,首先吸引对方的注意,把对方引入到自己的话题之中。苏秦说:“一个人就算是再饿,也不会去吃乌头,因为乌头虽然能够填饱肚子,却会致人死命。现在的燕国很弱小,对于齐国来说就像是可以吃的乌头。但是大王您不要忘记了,当今燕易王的岳父。大王您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池,不就是和强大的秦国接下仇怨,和吃下乌头毒药,有什么不同呢 大王您的好日子还有几天呢 “齐宣王一听,吓了一跳,赶紧问苏秦:“寡人现在该如何呢 ”苏秦说:“古代的圣人,为什么能够转祸为福,从失败当中取胜呢 因为他们能够认清失败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补救。于是,前代霸主齐桓公就算是沉湎女色,齐桓公的名声却没有因此受损。韩献子虽然杀了人,但是他在晋国的地位却更加稳固。这些贤人都懂得转祸为福啊。那么大王要如何做呢 ”齐宣王认真的听着,完全沉浸在苏秦描述的恐怖场景中。苏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希望大王能够主动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这样的话,燕易王必定会感激大王。而秦王也必定会感谢大王眷顾他的女婿。这样的话,齐国就拥有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做自己的盟友,在各国之间的地位必然更高。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大王的号令呢 一场泼天大祸,不就转为天大的喜事吗 ”齐宣王听后,果然从占领的城池中撤兵,并且送上千金表示自己的歉意。
苏秦拜游说六国时,到齐国拜会了齐桓公。
齐闵王
苏秦说齐王曰:“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者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蹋鞠。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也。兵出而相当,不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经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无柰齐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是故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许之
齐国和燕国乃是世代仇敌,在燕文侯去世之后,齐宣王发兵夺取了燕国十座城池,此时苏秦出使齐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得齐宣王拱手献上十座城池!
苏秦,这位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此时出现在齐国的朝堂。苏秦之来,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之前,燕文侯答应和赵国联盟,参加苏秦倡导的合纵。几年之后,燕文侯去世,燕易王即位。燕易王年青,朝中一些力量尚未完全归附。而邻国齐国趁机发兵攻打,夺取燕国十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