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鉴友,知己和酒肉朋友谁才是最好的酒友

2024-04-30 14:43:39
以酒鉴友,知己和酒肉朋友谁才是最好的酒友,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一人喝酒好寂寞,呼朋唤友来个把酒言欢才是真的饮酒之道。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可也有“酒逢千杯知己少”一说。这两句话,最直接的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都是从喝酒的角度说明了人际关系的问题,需要分别加以分析。“酒逢知己千杯少”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完整的诗句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两句话是指和自己的知心朋友在一起喝酒,再多的酒也会觉得少,酒浓情更浓,意犹未尽;而不投缘的人即使是说半句话都是多余的,也是没有必要交往下去的。这句诗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因此,这句话通过喝酒“千杯少”这一现象,重点强调了“知己”之间的情谊。“酒逢千杯知己少”讲的是让自己喝了很多很多酒的人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现在一些人聚在一起喝酒,觥筹交错,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却并不是因为知己投缘,而是酒肉朋友一起挥霍,或者是出于个人私利把喝酒作为“联络感情”、“权钱交易”的筹码。因此,这句话是通过喝酒“千杯”却“知己少”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是不是喝酒就只能和知己喝呢?事实上,自己心里有把称和谁喝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看对方的酒量,如果对方酒量太差,自己还没进入状态对方就已经一塌糊涂,自然不能尽兴;可如果对方太过海量,还没等到互相说些“肺腑”之言的时候就已经烂醉如泥,有兴似乎也尽不起来。所以,最好的酒友是半斤八两,这样喝起来才有意思,你一杯我一杯觥筹交错,一切尽在不言中。但这还不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应当是自己的酒量恰恰比对方大那么一点点,毕竟,自己喝得恰到好处,让别人喝多了的那种感觉,特爽。酒友得互相主动才好,总是劝酒也会影响兴致。古人早就说过,“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惟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之哉。故愚谓不问主客,惟当率真奉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也只有两人都是率真而饮,才能成为真正的酒友。所以,喝醉的时候也会弄不明白“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话来:究竟是先成知己之后才觉得千杯少,还是喝过千杯酩酊大醉 之后方成了知己,反正每当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总是会发现平日里不善言谈的,往往口若悬河,且句句肺腑。不管什么样的酒友,互相关心才会成为真朋友。约个酒局,就随身带上樽安压片糖果吧,为了自己,为了朋友,用健康的身体会知心酒友!

2024-04-30 14:43:39
赞 5326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