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口最多的时候为1.1275亿人。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2000万(实际各路相加为1730万)。北宋大观三年户数达2088万,人口约1.1275亿人。在人口分布上,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人口总数中南方占56.9%、北方占43.1%,这是唐末五代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和平发展的结果,不过宋代统一后并没有导致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上升,经过百年的发展到元丰元年(1078年)南方在全国所占人口比重上升至62.6%,而北方则下降至37.4%,到北宋后期的崇宁元年(1102年),南北各占比重已是64.1%及35.9%。
到最高的时候大概有6000万。
1.128亿人口。大宋朝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18500户、约达3210万人,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户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至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经学者考证宋代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靖康之乱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国有2340万户、126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