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原名醴泉,作为县名始于隋代。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内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为醴泉县。《辞源》说:“醴,酒也,酿之一宿而成,有酒味而已也”“醴泉,言泉水味甘如醴也。”故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之说。《元和郡县志》卷1京兆府醴泉县:“以县界有(后)周醴泉宫,因以为名。”清康熙《陕西通志》卷3:醴泉“在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汉宣帝时涌出,闻其味如醴,故名。隋置县取此”。
1964年9月改“醴”为“礼”。
在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
汉宣帝时涌出,闻其味如醴,故名。
隋置县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