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被后人改了吗

2024-05-01 00:56:10
将进酒被后人改了吗,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改了,有宋版、唐版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然而,100多年前的敦煌文书出土,其中记载的“将进酒”却颠覆了传统认知,因为与我们熟知的《将进酒》差别不小:如今我们熟背的将进酒,或许并非李白的原版。 20世纪之初前后,中国历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惨败,国势陷入低谷,国人信心崩溃,但就在这时,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大历史文化遗迹横空出世,重振国人信心:

一是甲骨文,证实商朝存在,中华文明有远超欧洲的悠久且辉煌的历史;

二是敦煌文书出土,再现强盛大唐! 众所周知,李白是诗仙,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作为代表作的《将进酒》更是古今传诵,那么《惜罇空》与《将进酒》应该只是名称略有不同,内容基本一致才对。然而,两者比较之后却有不小的差别,有学者指出《惜罇空》比《将进酒》还要豪迈、还要癫狂。 一,宋版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版是“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关于“床头”与“高堂”的改变:唐朝镜子往往放置在床头,而非高堂之上,所以《惜罇空》中用“床头”,唐版的更为确切。当然,宋版的高堂是指厅堂还是父母,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关于“青云”与“青丝”的改变:唐版的朝如青云暮成雪,与前一句相呼应,而宋版的“青丝”就是头发,放在文中略显违和,因此唐版的青云更为确切。二,宋版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版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三,宋版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唐版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宋版增加了“将进酒,杯莫停”和“耳听”这两处,但与《惜罇空》原题不符,酒喝完了,又岂能“杯莫停”?或因如此,宋版将这一首诗重新命名为“将进酒”。另外,唐版的更显李白豪迈和无酒不欢的本性,李白说“岑夫子,丹丘生,我给你们歌一曲,你们给我倒满酒”,显然比宋版的更能体现李白性格。四,宋版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唐版是“钟鼓馔玉岂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贤圣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从“岂足贵”到“不足贵”,两者与其有所变化,各有千秋吧,难以评价改动的好坏。但从“贤圣皆死尽”到“圣贤皆寂寞”,这个变化就比较大了。 宋版更显文气,可能觉得“死尽”太粗俗,唐版更合李白醉酒之境,诗仙醉酒之后,在酒桌上说话很难太文绉绉的,往往粗俗一些也可以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联系李白前文“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消极烦闷心态,政治上屡次碰壁的痛苦,就能理解他说“古来贤圣皆死尽”了。 总得来说,唐版的《惜罇空》更符合李白的心境,是他政治失意和酒鬼心态的体现,宋版修改之后更能为大众接受,两者到底谁更好,就看每个人的理解了,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出这么一个疑问:我们错学了李白名篇《将进酒》或《惜罇空》?其实这一点无需过于较真,上文提到了,敦煌文书中发现李白这一首诗的甲乙丙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略有不同,很难说哪一个才是李白原版,甚至这三个都是唐人改后版本,而非一定就有李白的原笔原貌。

2024-05-01 00:56:10
赞 8096踩 0

全部回答(2)

大家现在读的将进酒其实是修改过后的版本,并非李白的原版。这件事其实是近代一个学者发现的,这个学者是在研究敦煌文化的时候发现了将进酒的最初版本。最初的版本其实是李白在喝醉后对岑夫子、丹丘生所念的诗,原诗歌叫做《惜罇空》 或许是宋代人觉着李白实在是太狂了,就更改了一部分。原诗歌是这样写的: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大家会发现,第一句话就有些不同,我们所背诵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原文则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实是励志的一句话,而“天生吾徒有俊才”就非常的狂了,意思就是我有钱而且非常的帅,失去的千金只需要三天就能挣回来,所以现在我要尽情享乐。其实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不对,容易误导别人。而第二句“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话不仅仅是狂,而且是对古人非常的不尊重,说古人的圣贤都死了,只有喝酒才能流芳百世。可以说这句话已经是在骂人了,自然是要做出修改。而宋代的人改的也是很好,叫做古人圣贤皆寂寞,这样一改其实是体现了李白对古代那些圣贤是有相近的地方,能够理解他们心中的寂寞。

其实这首诗估计李白也没打算能流传下去,更像是喝醉酒以后的一番胡话,所以语言是丝毫没有注意,而正是宋人改了几处地方,才能让这首诗一直流传下来。

2024-05-01 00:56:10
赞 8121踩 0

这个版本的《将进酒》是后人修改过的。

1900年,敦煌石窟出土了大量古籍,被考古学家命名为 “敦煌遗书” ,证明了《将进酒》确实曾被篡改过。

2024-05-01 00:56:10
赞 6950踩 0

没有被后人改动。

1.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至今。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了李白豪迈志向、豪情壮志的形象,因此其结构和意境一直被尊重和保留。所以,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没有发现后人对"将进酒"进行过修改或改动。它一直以原作的形式存在于文学史上,并被广泛传播和欣赏。

2024-05-01 00:56:10
赞 2592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