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普通话读音为diàn,“簟”的基本含义为竹席,如竹簟、簟笰;引申含义为竹名,如簟竹。
在古文中,“簟”也常做名词,表示用芦苇编制的席,如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礼记》“簟”,初见于金文时代,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簟”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簟是一个汉字,读作diàn,本意是指蕲竹所制竹席,凉席,元稹在《蕲竹簟》有诗句:“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
簟子:即蕲竹所制竹席。据嘉靖《蕲州志·竹类·蕲竹》载:“蕲竹,一名笛竹,以色润者为簟,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