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是形声字。
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像养牛的圈。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大致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牢”。《说文·牛部》:“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匝也。”(牢,牢阑。畜养牛马的栏圈。由牛字和冬字省去下面的仌(即冰字)会意。取四周包围的意思。)“牢”的本义为豢养牛马等牲畜的栏圈。如“亡羊补牢”。“牢”由豢养牲畜的圈栏引申为关押犯人的监狱。如“画地为牢”。圈养牲畜的栏圈必须非常结实,故又引申指坚固、稳妥可靠。如“牢固”、“牢不可破”。
牢不是形声字,是会意字。
“牢”,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áo,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牢”的基本含义为养牲畜的圈,如虎牢、牢笼;引申含义为监禁犯人的地方,如监牢、坐牢。
在日常使用中,“牢”也常做名词,表示公家发给的粮食,如牢赏、牢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牢
部首笔画:4笔
仓颉码:j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