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考有两大类志愿填报类别,一类为平行志愿,一类为梯度志愿(顺序志愿)。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在主要的录取批次,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艺术类本科批、专科批次等都已经实行了平行志愿,而只有在艺术类提前批、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次等采用梯度志愿模式。
1. 平行志愿是按分数优先进行投档的,平行志愿虽然也是有顺序的,但是它的每一个志愿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就是说,一旦轮到了你的这个位次来投档,那么就会从第一个志愿开始筛选,只到其中的任何一个达到了投档要求,那么就按这个志愿投档,其它的志愿则全部作废。每一个志愿都属于第一志愿,他们的权限是平行的,不是梯进关系。
2. 梯度志愿是按志愿优先来投档的,有些省市只设置了一所学校志愿,这种选择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了,没有了第二志愿的困难选择与纠结。比如说重庆市的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就只有1所学校志愿,那么在录取时,考试院会将所有填报了某个学校志愿的学生档案发给高校,由高校从中按自己的录取规则来录取学生,不满足录取条件的全部退回考试院。但是如果梯度志愿中设有2所学校志愿,这是困扰学生与家长的,因为梯度志愿是采取的志愿优先的规则。比如北京大学在重庆只录取30人,第一志愿有31人填报,第二志愿有10人填报,其中甲第一志愿为北京大学656分,乙第二志愿为北京大学665分,那么考试院首先是按第一志愿的31人依次排序,如果31人中所有人体检、专业录取情况都符合要求,那么北大将在第一志愿中录取30人,第二志愿的乙虽然分数高,但是非第一志愿则被淘汰掉;如果第一志愿中的31人有2人由于体检要求不合格,被淘汰,北大在第一志愿中无法完成30人的录取人数,则再进入第二志愿排序录取,如果乙处于第二志愿排序中分数最高者,如果无其它问题,则将被录取。所以说,梯度志愿一定要注意第一志愿的合理性,每个省市高考人数都是几十上百万,不可能出现第一志愿填北大的只有31人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上100人,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留给在第二志愿中填北大的学生。只有部分学校可能由于生源不满,而导致滑到第二志愿批次录取。
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几所大学是不分主次的,只分先后的顺序,而梯形志愿是分主次的
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是遵循“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是相对于“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而言,在录取过程中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扩展资料
二者的区别盘点
一、梯度志愿
1、定义:梯度志愿是一种投档模式,是指考生分别填报在同一批次中的不同投档时间段的院校志愿。
2、投档原则:“志愿优先、遵循分数”
3、投档模式: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录取时,凡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比例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其他志愿投档,依此类推。
二、平行志愿
1、投档原则: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2、投档模式:
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 就是可以填报多个大学,所谓梯形,即是所填报的大学之间有一定梯度。一般前两个是比较 心怡 的学校,你的分数不一定够,但是报上去试试,没准就录了。后几个是比较保底的学校,不如前边的,但是前几个不录,这几个铁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