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如下:听泉唐代: 齐己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全诗赏析如下:此诗清远幽冷,具姚贾风味。首二句着题把“听泉”写得很明白,第二句云“冷声飘远空”,“声”谓“冷”,是交感作用。“飘远空”是点明幽寂,以下即从“冷”“寂”两点着墨。“高秋”兼“初雨”,见出幽冷,“半夜乱山”,其幽寂可想而知。
五、六两句写月和风,看似不相干,其实是诗人从另一角度侧写,“只有照壁月"。其凉鱼清冷,与“冷声”相应;又无“吹叫风”,则寂寥可知,意境孤清,别树一帜。
《听泉》唐•齐己
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
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
赏析:
落石几乎万丈深渊,那回响像冷冰的声音飘向远空。
秋高气爽的时节飘下秋风秋雨,夜晚中绵延不断的山脉显得高低不齐。
只有天空的明月照在山壁上,树林一片寂静更没有吹落叶子的响声。
曾经有几次听到庐山山回响,夜里与和尚一同坐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