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祖咏 〔唐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注释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江南望雨雪诗句:“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出自: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译文: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