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使唤不是成语。
形容不听使唤或不服从安排的成语可以用兵不由将。兵不由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īng bù yóu jiàng,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释义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示例:这个单位出现~的混乱局面。出处明·徐渭《续英烈传》第二十二回:“燕王战急了,因又挥剑,仰天大叫:‘鬼神助我!’叫声未绝,忽东北风大起,卷得尘埃障天,沙砾满面……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不听使唤是一个词语,不是成语。
不听使唤不是成语。语意相同成语是“孤行一意”。
拼音:gū xíng yī yì
解释:即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示例: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柳亚子《哭仲穆》诗)
不是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不听使唤”只是个日常习惯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