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是象形字。
甲骨文用四条横线代表“四”,该形体沿用到战国时期。金文字形像鼻子喘息呼气的样子。隶变后楷书写作“四”。“四”的本义为数目,是三加一的和。如“四壁”、“四肢”、“四合院儿”。
2、“横”是形象字。小篆从木,黄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横”。“横”的本义是门前木栅栏。如《子夜歌》:“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栏杆是与地面平行的,故引申指与水平面平行的。如“横梁”、“横空”。
甲骨文的“四”就是四条横线。 当时一二三四的写法都是画等同数量的横线。
1、四条横是亖,亖是甲骨文。
2、释义:古代同“四”。古姓氏,源于鲜卑族。
3、繁体字:四,部首:二,拼音:sì。
4、笔画:4,结构:上下结构。
5、姓的起源: 6、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有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文学研究部门的人员才有可能回答到位。我只能回答亖是甲骨文字。
罒[wǎng、mù]
汉语汉字
部首“罒”一般称作网字头或扁四头,它是由网的象形简化来的。
网字头一般指远古人类利用网状物捕捉猎物,现也代指法律或者执法机构(法网)。
中文名
罒
拼音
wǎng、mù
部首
罒
字码
U+7F52
五笔
LH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