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一丝一毫【拼音】: yī sī yī háo【解释】: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举例造句】: 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秋毫无犯、明察秋毫、九牛一毫
“毫”,普通话读音为háo。“毫”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从㣇高声”。“毫”的基本含义为细长而尖的毛,如毫毛;引申含义为指毛笔,如挥毫。
在日常使用中,“毫”常做名词,表示方言,货币单位,如角、毛。
毫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毫不犹豫、毫不介意、毫不迟疑、毫无疑义、毫不在乎、毫厘千里、毫无逊色、毫厘丝忽、毫不动摇、毫毛不犯、毫发不爽、毫不讳言、毫不费力、毫不在意、毫不含糊
毫厘不爽
[ háo lí bù shuǎng ]
基本解释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详细解释
【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