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
自然条件一般包括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五种。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山地主要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
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
土壤主要是黑土地。
河流汛期有春季和夏季两个,结冰期长,含沙量小等。